跳到主要內容區

第二十九期-2022.10出刊-陳玫樺

系友專欄——

 

【採訪及撰文/鍾亞倫、楊善雅、景璞】

   大部分的同學在大學就讀資工系前,對於寫程式毫無概念,在進入大學的第一年,面對寫程式總感到徬徨無助、難以前進。有一群人則是在碩班才領域急轉彎,進入資工所開始學習編寫程式,嘗試做出完整的研究,更是困難重重。本次採訪的陳玫樺學姊碩士班畢業於英語教育所,在英語教育的路上瞥見語料庫後,便衝向充滿荊棘的另一條路。語言學中的語料庫就像是語言的資料庫,搜尋關鍵詞後會得到含有關鍵詞的 contexts,使用者可以透過搜尋得到的 contexts 進行學習。英語教學背景的陳玫樺學姊對此深感興趣,恰好當時的中研院與資應所合作創辦了計算語言學程,其招生對象不限於本科系學生。對於如何透過語料庫幫助語言學習充滿好奇的學姊也抓住了機會,被該學程錄取,進入張俊盛教授的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。

  博班學生需要在前五個學期修完基礎科目以及通過三科資格考,在開學後第三週馬上迎來第一次資格考的學姊,因沒有資工背景,只能先放棄第一次考試,接下在剩下四學期學完基礎科目的內容並且通過資格考的難題。課本上的每一個章節對於學姊來說都是全新的東西,沒有基礎背景又讓學習的難度上了N層樓。資格考期限前的最後兩個學期,學姊還有兩科需要考,接下來的兩場資格考不能有任何差錯。而當時的學姊犧牲睡眠,在緊繃的情緒下,靠著自身的努力以及實驗室夥伴的幫助,順利通過了最後兩次資格考,最後一次更是克服心魔,考過了在第三個學期不及格的資料結構。

  學姊與實驗室的同學時常討論各自感興趣、研究的領域,感受不同的思考方式,擦出火花,尋找不同的可能性。在論文投稿的死線前,實驗室夥伴也會一起趕進度,一起躺在實驗室地板上休息,彼此有著革命情感。學姊笑說從晚上做研究做到天色默默變亮、直接睡在實驗室地板上都是在資工系才體驗到的,也都是很新奇的體驗。因為長時間待在實驗室讀書、做研究,早出晚歸宿舍,齋媽甚至曾經在宿舍鍋爐故障時,覺得沒關係,反正學姊隔天才會回宿舍。這些學姊笑著回憶的「趣事」也訴說了學姊博班時期的努力,以及樂觀面對困境的正能量。

  博班畢業後,考慮了自身的興趣以及專長所在,學姊選擇進入自己較有著力點的外文系任教。在外文系開設了「語料庫語言學與自然語言處理」課程,讓學生嘗試利用資工系的技能收集資料建立自己的語料庫,也利用外文系的能力去發現語料庫中的語言現象。正因自己也曾經在全新的領域中感到徬徨無助,學姊更能理解該以何種步調帶領學生接觸全新領域,在課程中以鼓勵帶著學生慢慢接觸全新的概念。在採訪中,學姊對於我們的提問也總是充滿鼓勵,得以窺見學姊面對學生時也是如此溫柔、鼓舞人心。

  學姊畢業於資工,又於外文系任教,得以接觸兩方的學生。學姊認為資工系學生較為擅長理性思考,希望在課程中也能讓外文系的學生練習思考。在外文系授課時時常會丟出問題,讓學生思考並回答,答錯了也沒關係,給學生沒有壓力的練習環境。然而,資工系的學生缺少應用的能力,學了很多東西卻不到該怎麼用,若能跟外文系或其他不同領域的人交流,進而了解實際的需求,就能蹦出不同的火花!

  利用語料庫設計出語言學習輔助工具後,還需要執行實驗檢視其效用。設計實驗需要決定受測者的選擇、實驗的時間長度,還有前測後測的設計,每一項研究的實驗會耗費大量的時間。若實驗失敗,除了需要重新調整實驗本身的內容,又因為實驗目標是檢測教學成果,原本的受測者已經學會測驗內容了,不能再次參與實驗,需要重新找受試者。研究除了研究本身,還需要完成成本相對高的實驗,一如當年初入資工領域碰上的荊棘,面對不容易的研究過程,學姊也一一披荊斬棘。最後,資工從最初令人焦慮的異鄉成了其中一個家。

陳玫樺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