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期-2021.04出刊-師長動態-郭柏志教授
師長動態——
【採訪及撰文/符嘉尹、楊善雅、景璞】
郭柏志老師從求學階段就對電腦相關領域有濃厚興趣。老師說,那時學校的電腦課教學內容較少,他大部分知識都是從書中自己摸索而來的。在閱讀的過程中,老師也經常自己動手實驗,也因此在就學階段就確立了自己的興趣,後來上大學時更是如魚得水,常常寫作業到半夜都樂此不疲,認為寫程式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。
談起郭老師的求學經歷,老師說他大學時是唸成大資工,並且在求學過程中便有意識到比起單純討論演算法、數學等理論,自己更喜歡將所學應用到生活中。也因此,老師的畢業專題做的是車用的電子系統,例如在車子前方裝上相機等等,後來研究所則到交大唸碩士,此時接觸到了生醫領域的相關研究。那時老師研究的方向是偏向大腦和訊號處理,老師說,雖然自己唸的是二類,但在求學過程中對生物也一直都很有興趣,因此他覺得這個可以將資訊和人結合起來的領域他是非常喜歡的。雖然乍看之下,郭老師的大學專題跟研究所的領域聽起來重疊性不大,但老師表示,這些其實都是一以貫之的知識,都是偏向影像處理、機器學習的領域。
在採訪的過程中,老師有提到自己其實蠻早就有想要走學術研究這個方向,所以在讀碩一時就決定要逕博,算是很早就確立了未來目標。學術研究這條路可以享有較多的自由時間,雖然過程中也曾經迷惘過,但家人的支持是一個很大的鼓勵。另外,老師也非常有教學熱忱,很喜歡能跟學生教學相長的環境,因此現在也不後悔走這條路。
此外,郭老師也有建議同學們可以在課餘時間增進自己的軟實力,像是溝通能力就非常重要。要如何在各種有限的條件下達成共識是一個重要的課題,若是能擁有出色的溝通能力,不僅能跟自己的指導老師合作愉快,在未來找工作時也能跟上司有更良性的相處模式。另外老師也有提到,在MIT修課時有發現國外的同學們都會很踴躍發問,但反觀台灣的學生就相對比較內向。老師鼓勵各位同學可以將學習從一個制式化的過程,轉變為發自內心想要學習的熱忱,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從可以在課堂上鼓起勇氣發問開始。
另外,在時間管理這個課題上,郭老師也建議同學們不要都將deadline壓至最後一刻才完成。比較零碎的事項,例如回訊息等可以盡快處理,這樣就不會將大小事都堆至最後。也可以善用行事曆把東西記下來,這樣就不會有錯過deadline的風險。
最後,在這個「斜槓」熱門的時代,有些同學也有興趣跨足其他領域,對此郭老師也有給了一些建議。資工是一個可以和很多領域結合的科系,但老師有提到,在大學時要兼顧本科系和跨領域的課程確實有難度。因此,若是對特定領域有興趣,除了修習相關課程外,老師也鼓勵大家可以多找相關領域的老師聊聊、或是做份專案,這樣也不失為一個了解該領域的方式。